四念處與如實觀照有何關聯?請法師開示!

(法師回答:)四念處就是心、受、身、法,我們觀察身體的色蘊、受蘊、心、法塵,是把它分開的,你可以一一的去觀察它,這個肉體的身蘊,是刹那刹那生滅的,就是無常的。主要在觀察心、受、身、法的無常性,從無常去瞭解它的非實、非我,而如實觀照不是把它分開的,差別是在這裡。心、受、身、法,不把它分開,是全然的,叫全念處,或者叫全念住。因為我們專注一點的時候,容易與修定相應,這樣專注一點,比較容易有下手處,比較容易有所緣,我們眾生有所緣境,心比較能安住一點,這樣比較受用,比較有安住處。

而如實觀照不是只專注一點,因為生命是一個整體性的東西,不是在觀察每一點,而是在觀察它的整體性,這是靈外一個角度,這全念住的目的是什麼?其實還有一個特色,就是我剛剛講的大乘的一實相印的重點。

觀察它的無常,另一個角度是常不可得;觀察無我,另一個角度是我不可得。觀察涅盤寂靜,另一個角度是生滅不可得。所以大乘的一實相印和三法印其實是一樣的內涵。只是從不同的角度,如實觀照要真正契入的,就是大乘的一實相印的不可得,這只能點到這裡。

比如講我們看到生滅,我們會認為有個生滅的東西,也就是說,生滅中可以知道無我,但是法是有的,因為有生滅的法,所以容易執著在“我空法有”,我們五蘊是組合的,無我;但是這個五蘊總是有吧?我是空的,是不存在的,但是那個五蘊總是有吧?法總是有吧?會有這種問題出來。所以,真正的從一實相印下手,它有它的特色,就是不可得三個字,我不可得,法也不可得,包括生滅也不可得,最後涅盤也不可得,這就是大乘的一實相印。也就是大乘的空性,空亦複空,你把空性實有化,還是實有。這個就是唯識的思想。唯識先破外境,境空心有,外境集處,心是相對的,所以心識也能破。進入的也就是能所具寂的空性,他認為這個空性的圓成實性是實有的,如果不是圓成實是實有的就不能緣成萬法,注意聽,不過把空性為實有化了。

再者就是假必依實,這理論根據還是在這裡,所以導師在批判這個的時候,他認為唯識是有宗,因為圓成實是實有的。

真正的空宗就是中觀的空義,畢竟空。那真常的就勉談了,自性的、本自具足的,那是絕對有的,不用談,這個地方我們只能談到這樣。如實觀照真正的最終目的,是在契入法性之下,不是在對治,不是在修定,一直在強調,我再作個比喻,我們禪宗的達摩祖師在面壁的時候,二祖神光去求法,這個斷臂求法或許大家都聽過,這個神光為什麼要求法?因為他心不安,他的誠心當然是感動達摩,達摩就問他是什麼事?他說我心理不安,請大師為我安心,達摩說好“將心來,我為汝安”,將心拿來我替你安,神光一聽馬上就要找這棵心,結果“覓心了不可得”。達摩怎麼回答呢?他說“我為汝安心竟”。我已經把你的心安好了,神光一聽之下,啊,悟了。

主要在什麼地方?“覓心了不可得”!煩惱的心、不安的心,從此就不見了,體會到了,在那裡悟入呢?就在這個“覓”字,我只能點到這裡。這個是比喻,我叫你們如實觀照在一個看字下,任何問題、任何情緒來,任何心境來就用這個看字,為什麼?當下為什麼能止息?這個只是點到為止。所以真正的如實觀照的奧妙,絕對不是在對治。契入的就是法性空寂,這就是大乘的一實相印,我不可得,常不可得。生滅不可得的在談什麼?這個是契入的一個點,我只能說到這裡。

當然要比喻還有,六祖他說:“本來無一物,何處若塵埃”。跟神秀哪裡不同?他是“心如明鏡台,時時勤拂拭,勿使若塵埃”。他認為心也不是明鏡台,本來就無一物,什麼地方會若塵埃?這個本來無一物是在哪裡去體會?我只能點到這裡,給大家作參考。

如實觀照的奧妙,絕對不是在對治,一直在強調,但它有對治的功能。它是修定,但是有修定的功能。其實真正的目的是直接的契入法性,我只能點到這裡,至於大家能不能體會,能不能受用,那是個人的事,我一直強調,如果前面的緣起正見不能建立起來,後面的如實觀照只能產生對治的功能,它可以“佛來佛斬,魔來魔斬”。這是對治,但是不能斷。有緣起正見,一個看字的奧妙,大乘一實相印才能徹見法性,必須強調的就是這個。哪一個人的能受用不能受用,能理解不能理解,這個都不是我能強求的,也不是我能給的。這要個人用心、下功夫,這樣大約明白了吧?這個是如實觀照和四念住差別的地方。

其實,說實在的,話不在多,多了嚼不爛,能把握重點,能提起心要,幾句話就夠了,不是在說多。如果我今天講的這些大家能有一個領會,有個下手處,對大家就有一個幫助,如果沒有也沒關係,大家把基礎打好,慢慢就會領會,說多了對大家也什麼幫助,能有用的,幾句話就解決問題,不能體會的,說再多也解決不了問題。這個因緣法是個無常的,你要留也是留不住的,無常法則,不要一直執著在常,它永遠不變嗎?那是很難的,無常法則下,就是這樣遷流變化,隨時在變,不要執著,你要留師父也不過幾分鐘,不要執著。要如實觀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