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今天是第一次來,……我也非常高興。……幾個問題請教師父:
問:我今天是第一次來,聽到這樣的法,我也非常高興。我自己有幾個問題請教師父:其實我長久到現在才對自己有一個認識,確實真的要有一種了斷生死真切的心。就是說,對我來說是確定真的要修行。因為對我來說,社會上還有很多誘惑,許多東西讓你快樂。有時會對治,正如師父說的,有時煩惱來了,真的我就不要這麼煩惱,我要離開;有時快樂來時,我就覺得我在退心。我覺得確定修行,對我來講很重要的,我想怎麼樣確定自己真的要修行?真的是離苦?佛法講“色受想行識”,怎麼樣觀受是苦?怎麼樣去累積它?累積它以後,你才會說:我真的不要。我真的不要,我才會離開。
另外一個問題,從如實觀照來說,如果說“觀受是苦”,它是不是也是一個判斷?它是苦,還真的是煩惱。那如實觀照的“不下判斷”,沒有給它任何一個結論的話,那怎麼樣去如實觀照,觀受這個苦,這是苦?
答:這個問題非常好,我先回答你的第二個問題。如果我們不判斷、不下結論的話,那等於不是不思維嗎?一般的觀念是這樣的,一般的思維就是說落在我們常識的判斷。其實,我們今天講的不下判斷,不下結論,我可以告訴你一個術語,就是“不思維的思維,不判斷的判斷”,其實它有這個功能。當我看到“這樣子”的時候,我需要判斷麼?我其實已經判斷了,懂嗎?但是不需要加一個判斷上去,這個不需要判斷哪!所以,你們要注意:這個不下判斷,不是連直覺的功能也沒有,只是意識產生的功能不讓用而已,注意聽!當我看出去,看到一切現象時,你說我沒有看到嗎?難道我還要下一個判斷說“我看到了”才是看到嗎?不是的。一切的現象,你不要判斷,你也是清清楚楚的。所以,注意喔!我們這裡講的不判斷、不下結論是什麼?因為我們很容易落於過去的知見、過去的觀念、過去的常識,我們一直都是用這個來判斷的。但是事實上,那種知覺,那種認知,你不要有意判斷它,它還是認知的,而且那時的認知可能是更清楚、更實際,不會被誤導的,不會被變形的,那才是真正的判斷。所以,注意聽!這裡的不判斷、不下結論,不是說你連知覺都沒有。加上觀照,這個觀照其實已經是判斷了,只是這種判斷不是思維性的判斷,不是常識性的判斷,不是過去知見的判斷,只是這樣子而已,你會發覺很奧妙啊!
比方說一隻狗,你碰到它的時候,“啪”地給它一腳,或者用棍子“啪”地打它一下,你以後再碰到它時,它第一個反應是麼?“逃,趕快逃!”這狗,它需不需要判斷?它也不需要判斷,它有那個直覺的反應。我常講:一隻狗,你對它好,它知道;你對它不好,它也知道。那它是不是象人一樣用思維來判斷,你對我好,還是不好?需不需要判斷才知道你對它好,或者你對它不好?需不需要特殊的判斷?那是心靈直接產生的那種感受,懂嗎?那個不需要透過判斷的。所以,當我們認為一件事是好,然後你認為是好的時候,我告訴你:已經不是真正原來那個“好”了,是知識上的好呀!當我覺得苦時,其實不是苦的當下,為什麼?是影像的苦呀!那個就是第二念的判斷。這個不下結論和不下判斷並沒有喪失直覺的功能。我們講的所謂思維:“嗯,這個怎麼樣好,那個怎麼樣不好”,其實我們的心靈是很細膩的,不透過這樣的所謂思維,它還是在思維。所以,你放心,它不會失去這個功能,而且往往這種“不思維的思維”最容易跟空相應。這個奧妙只有在我們實踐的過程中,你才會體會出來,然後用言語來表示,怎麼講都講不切,怎麼表達都不夠深切。所以,我們這個法有一個奧妙:你一定要實踐,我一直強調。你現在說:“嗯,可能會產生什麼結果,怎麼好,怎麼壞”,這個是沒有意義的事。但是,當你去實踐時,一一呈現出來的身心感受是那麼如實,不需要用判斷,不需要用思維,它都親身在體驗啦!所以,我用什麼語言都表達不出真正受用時的那種感覺,沒有辦法表達,只能用相近的、大概比較切實的、能比較容易瞭解的一個方式來解答而已,其實,言不及義啊!我怎麼講都沒有辦法講到真實的內容。
第二點就是那位同參提問關於苦的問題。我們一定要知道苦的話,可能是苦的累積夠了,才會真正知道苦,如果沒有累積都心不切。我過去在講緣起、講苦時,就曾經提到過,我們的社會環境與佛陀時代印度當時的社會環境差別很大。印度當時經濟條件很不好,社會、政治動盪不安,戰爭連綿,大國吞小國,那個大小國有幾十國。基本生活很苦,要吃飯時連找到飯的機會都沒有,想找工作也找不到。要想滿足身心存在的那個自然條件都很難,所以,他那個苦受就比較深。佛陀當時在講緣起、無常時,用一種以苦為主的思想,其實是符合他當時社會的形態的,所以,一般就很容易體會到:苦確實是無我、無常的。知道苦,然後就知道無我,這個就很容易體會。所以,他的弟子一觀無常,馬上就證到阿羅漢,那麼容易,為什麼?切身呀!切身的體驗是那樣的深刻!
我們現在的社會真的是有一點麻煩,尤其臺灣,這二十年的經濟發展得很好,基本生活沒有什麼威脅,當然要求更多的金錢享受那就很難講。物質各人要追求各的,觀察無常你就會發覺,現在在座的物欲的滿足,你還是知道它是苦的,為什麼?因為只要知道無常,就知道一定是苦的,因為常不可得,它沒有辦法一直維持在那種狀態之中,它一直會變哪!所以,現在的滿足有一天會失去,你現在認為得意的,它有一天會變化,所以它不會永遠在滿足之中,還是會苦的,只要無常,一定是苦。只是說你對這個法義的理解還不夠深刻。如果你有機會聽聽佛法,你對無常、對苦的觀察可能會更深刻一點。
我們不管是從自己的身心狀態,還是從我們環境的變化,其實只要稍微留意一點都會知道。我想你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你太年輕。我們年輕時,不知道這個是什麼,因為生死的問題好像離我很遠。年青人身體病也少,年老時衰弱,病就多了,感觸就會深。當然人生的歷練不夠多時,失敗的機會也少,年歲越多,痛苦煩惱越多,感受也會更深一點。孔老夫子講“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”,一般人在四十歲以後,可能感受會更深一點。大概你還沒有達到這個年齡。不過這個問題其實應該不會說沒有啦,只是深與不深而已。你今天會來這邊聽,你既然來參與這個法會,表示你還是有這方面的需求和探討的需要,總比在社會上醉生夢死的人,你已經覺悟多了。只要有那麼一點點的覺悟,其實也夠,雖然不是一下子很深,也沒關係。這一點助緣就夠了,這叫善根發露,一點點善你把它引伸上來,它就越來越大。最好有機會有這個共修的時間、上課的時間能夠多來聞法,對法義越清楚,則對人間的種種事相會更清楚,對自己的身心問題,你會更發覺、更清楚,我想這也是一個助緣。從聞思修下手,我們一直強調,聞法也是很重要的,如果你碰到有那種善巧的善知識能引動你的話,有時候,他的一言一語就可以把你的整個身心振奮起來,這很重要。多聞法,有善知識多親近,很快你會產生那種覺悟的。(休息)
我們剛才在休息時,我發覺我們這個實踐性、警覺性還不夠,一休息,我就注意在觀察大家,沒有幾個在如實觀照的——真的,確實是這樣子。所以,我們一個人就是很容易落入我們原來的習性裡面,那眾生的心本來就是很容易散亂的,隨著習性在轉,那麼,這個如實觀照的心就常常會忘失了,這是很正常的。所以,我們說不管聽到什麼法,有受用的人當下他就很注意了。他不是等明天、等未來慢慢學,那個覺照心馬上就會起來,時時刻刻就會在那個狀態之中。問題出在把如實觀照作為一個法來應用,那麼就會產生用與不用的觀念及用得上與用不上的觀念。其實,我一直強調,真正的如實觀照,如果你還有用的觀念,可能會用得不好,不可能永遠在用,會忘記了或者不用了,就會有這種現象。
其實,在要用不用的過程中,你要用心去探討的話,你會發覺:有“用”的心,好像在觀照,但是你能保持多久?沒有辦法保持。所以,還是要有一點悟性。我常講:當你活著,它本身就是在觀照,只是你不知道而已。那麼,這個不知道到知道,其實很簡單:翻過來而已。我們活著,卻不知道活著;如果我知道活著,就是觀照,這樣的比喻能聽懂就很快。比如講,我們在做什麼,忘記了是做什麼,你根本就不知道你活著。所以有一個比喻:你知道你活著,就是在觀照。這樣就比較快,你就不會把它當作一個法,你有生命就是在觀照,這樣就不會有時用,有時不用,它沒有離開過生命啊!這樣去體會它就比較容易了。不會再“有時用,有時不用”,用不上而忘記了。
你把它當作一個法來用,就常常會落於這種間斷性的問題裡面去。這要有一點悟性、一點實踐,時時刻刻的地。剛剛開始時確實是不熟,路途不熟悉,常常會回到原來的地方去。原來那個散漫心的地方,意識、妄念紛飛的地方,那個地方是比較習慣的,常常會到那個地方去。所以,我們的習性啊,這個習性的拉力、引力真的是很強、很強。如果不用一點願力發心,真的是常常會落入我們原來的那個習性裡面去。當你發現你習性的問題時,習性才會慢慢地減少;你這個習性沒有發覺時,你隨時會落入習性而不自知。所以,只要你有如實觀照,發現習性的問題、這個習性的引力,就不會受它那麼強的干擾了。所以,如實觀照很重要,還是要切身的投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