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的同修在聽了我在共修小組上講的學習“如實觀照”的體會後,覺得記不住,要求是否整理點文字材料以供參考。現在經回憶、補充、整理,形成這篇發言稿。
 
  今天,我們集中時間,一起探討“如實觀照”,我先談談學習“如實觀照”的一些體會:
 
  我覺得“如實觀照”這個問題非常重要,我們學習了“苦、集、滅、道”四聖諦,建立了佛法的正見,最主要是把這些知見落實到行動中,以正確的知見、觀念指導我們的行為,以知導行,以行證知。“如實觀照”就是把所學理論付之實踐的具體方法。我們學習佛法,是要講受用性的,每個人只要對佛法有了一分認識,理解和受用,只有體會到自身生命品質在改善和提升,才會從內心產生對“三寶”的淨信。“如實觀照”是體方師父幾十年心血的結晶所在,也是修學佛法受用所在,值得每位學習“解脫之道”弟子的重視,認真的把握。
 
  談“如實觀照”先從學習佛法的目的談起。我們為什麼學習佛法,目標是什麼?修學佛法的唯一終極目標是涅槃、解脫生死。什麼是涅槃?涅槃,梵語含有否定與消散的意味,又有安樂自在的意思。涅槃本來是聖者體證真理的境界,只有唯證方知,玄奘大師將涅槃譯為圓寂,許多人就以為人死為圓寂!佛陀在菩提樹下,悟道證涅槃,還講經說法四十九年。所以涅槃,決不是死了的意思,也不是死了才涅槃,是活著體證涅槃。
 
  雖然對涅槃有各種不同釋解,從對有為的雜染的否定說:貪瞋癡煩惱的止息、永滅為涅槃。從這個概念裡,我們就知道,也可以這麼說:修學佛法的目的就是解決“貪瞋癡煩惱”的問題。解脫什麼?解脫的是“貪瞋癡煩惱”。煩惱止息,永滅了,就算解脫了。
 
  許多經論都說:死生由業,業由煩惱。生死果報,由業力而來。因為業從惑起,斷除了惑,生死就解脫了。惑就是煩惱,是內心種種不正當、不清淨的擾動分子。所以煩惱對於業,有兩種力量:一是發業力,無論善業、惡業,凡是能招感生死苦果的,都是由於煩惱直接或間接的引發而起。二是潤生力,業已造了,成為眾生的業力,但必須再經煩惱的引發,才會招感苦果。這樣,無論從修學佛法的目標看,還是從“煩惱”和“業”的關係看,我們不妨把這三乘共斷的煩惱當作“敵人”,堅決徹底消滅敵人。
 
  以上從學佛目的和煩惱對業的作用,瞭解到解決煩惱問題的重要意義。那麼,如何解決煩惱呢?教內有幾種不同的說法:一說離煩惱證菩提;二說斷煩惱證菩提;三說煩惱即菩提。有的說,反正三種講法都一樣,沒有什麼區別,都是解脫。對這三種講法,有沒有區別,區別在哪裡,其中有什麼奧妙?讓我們一起先將煩惱是怎樣產生的,煩惱的本質,真相是什麼?分析一下,也就是師父常常反復提醒我們要“看”清煩惱的真相,這個問題清楚了,那麼是“離”是“斷”還是“即”當然也就明白了。也就是說修行的法門,方法自然就會出來,對“如實觀照”也會有較好的相應。
 
  煩惱的產生,這要從我們身心生命自體中分析。“我”有煩惱,對於“我”,佛法告訴我們:這個實在性含攝不變性,獨存性,自性有的,能主宰、能控制的“我”是沒有的。但五蘊、六處和合的“假我”還是存在的。什麼是“我”?《雜阿含》裡講得清楚。“雲何為我”?就是說依之成我的是什麼?釋尊答道:眼色為二,耳聲、鼻香、舌味、身觸、意識為二……譬如二手和合相對作聲,如是緣眼色生眼識,三事和合觸,觸俱生受、想、思。將十二處分為內根與外境二類。在內外相待接觸的關係下生起識來,經中喻如二手(根境)相拍成聲(識)。二合生識,三和合觸,有了根、境、識三的關係,就有觸。如是六受、六想、六思,都跟著生起來了。這個就是我,就在這內外處關涉的綜合上建立曰我。有生命自體,有待於自我的外界,內外接觸,就有心識的精神活動;於是六觸、六受、六想、六思都起來了。所謂我,就是如此。受就是根塵識三和合觸產生的,觸起即受起。
 
  我們知道,所謂的“三毒煩惱”就是五蘊中的“受”。受,即是感受、領納,是我們的情緒作用。佛說有三受:樂受、苦受、不苦不樂受。樂受即是貪,苦受就是瞋,不苦不樂受就是癡。談到這裡,我們清楚了煩惱是這樣產生的:由於根、塵相觸,生識,根、塵、識三和合觸。觸生受,起了三受,即是貪、瞋、癡三毒煩惱。接下來分析煩惱的性質、真相。
 
  佛陀開示五蘊、六處法門的目的是什麼?是為了讓我們明白: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體是由五薀、或六處組成的,是緣起緣生的,不但色心和合的假我是緣生的,而且組成假我的五薀、六處也是緣生的,目的是為了破我執,離我我所,順得涅槃。無常因、無常緣所生之法雲何有常。根無常、境無常、根境生識有常嗎?三和合觸是常嗎?由觸俱生的受是常嗎?當然這個受無疑是緣起無自性,當體即空,非實如幻如化。這樣,我們不妨先給煩惱下個結論:煩惱是虛幻的。
 
  前面講過二掌相擊產生聲音比喻根境相觸生識。師父在講課時多次示範提醒我們。二手相擊,你聽到聲音是起還是滅?如實說,聽到的是聲音生起滅了。生必歸於滅,我們要著重體會這個“滅”。平時每個人在眼見色、耳聞聲中,就是根境相觸中的引起的感受(即煩惱)也與二手相擊發聲一樣。二手相擊離開的同時,聲音滅去。同理,當根和境離開時,識滅、觸即滅,受即滅(煩惱即滅)。這即是經中說的:觸起即受起,觸滅即受滅,見滅得道。從這裡,我們也不難體會到煩惱的產生如同二手相擊發聲一樣,是即生即滅的。當我們在根塵觸中,談情緒,說煩惱時,所謂的煩惱已滅,已經不存在了。這樣分析下來,我們是不是再下個結論:煩惱是即生即滅的,或說是不存在的。把以上二個結論合在一起說:煩惱是虛幻的,是不存在的,煩惱實在是凡夫不明緣起、無自性、空,執虛為實、執假為真,由顛倒妄執而起的幻現。這就是煩惱的真相,實相。大家一起,先把這個結論確定下來,確認無疑了,下面要探討的問題就容易多啦。
 
  有的同修在聽了我在共修小組上講的學習“如實觀照”的體會後,覺得記不住,要求是否整理點文字材料以供參考。現在經回憶、補充、整理,形成這篇發言稿。
 
  師父為了我們進一步明白如實觀照的依據和奧妙,還舉了許多恰到好處的比喻。如“執繩為蛇”。夏天在野外走路,在月光下見到前面擺動的“蛇”,心生害怕。怎麼辦?繞道走過去,避開它,不失為一種辦法。揀根棍子打它,趕跑它,也是辦法。如果有人告訴你,不過是根草繩,隨風擺動而已,你仔細看清楚了,確定是草繩。現在的問題是:當我們不知真相,執繩為蛇時,需要繞道,或拿棍子趕它,現在明白了真相,還需這樣嗎?比喻煩惱,當我們知道了煩惱的真相,對一個虛幻的,不存在的煩惱,還有什麼可“離”,有什麼可“斷”?修行,怎麼把煩惱修掉?怎麼修,怎麼去掉這個虛幻的,不存在的煩惱。那有什麼煩惱可修、可去、可離、可斷的。又如前面所講的,把煩惱當作“敵人”。通常與敵人打仗,先要偵察敵情,敵人來了多少,在哪裡?知己知彼,方能戰勝。現在知道了這個“敵人”,是虛幻的,本不存在的,那麼還需要制定作戰計畫:調兵譴將嗎!如果煩惱是實在的,能離它嗎?只是虛幻的還需要離嗎?“揮劍過去已是癡”。所以說,瞭解煩惱的緣起,無自性,非實虛幻,即生即滅的真相,明白了實無煩惱可破,就是菩提(覺悟)。從這個意義上說:煩惱即菩提。
 
  反觀現實教內修行的法門很多,大多數在搞對治,要這樣修,那樣修,今天要修掉這個,明天要修掉那個,或是用轉移的方法等等。這並不是說某些法門有問題,或不好。佛法的八萬四千法門對治八萬四千種心病,本來法門無有高下優劣之分,只是修學者根機不同,是否適應而已。只要相應,歡喜,受用就是好。不過師父要我們著重體會的是 :煩惱即菩提的原理,其本意是讓我們在“無上佛道誓願成”的歷程中,不走彎路,不走冤枉路,不搞彎彎繞,直插目標,直接契入不生不滅的法性空寂,也是大乘有別於小乘的不共處。師父所開示的“如實觀照”,就是建立在佛法正見的基礎上,通過觀察、發現,看清真相,進而體證寂滅法性的尤為殊勝的修學法門。下面談“如實觀照”。
 
  翻開《解脫之道》,從首頁就看到那剛勁有力的題詞:“不迎不拒不取不舍不作判斷不下結論如實觀照當下覺知”。可見如實觀照在《解脫之道》一書中的地位和師父心目中的份量。首先解讀“如實”兩字的奧妙。
 
  “如實”兩個字的意思,就是照它“原來”的樣子,當下如何,即照著當下的因緣,身心所起的狀態,去“看”著它;成為一個客觀的觀察者,以避免無始以來所形成的習慣性思維,做一個觀察者,而不是造作者,只是如實知而已。說具體些:由於身心五蘊,六處功能的運作,根、塵、觸所產生的一切感受,種種的怨、恨、惱、煩、喜、怒、哀、樂等等心理現象、身心狀態,讓它如實地展現,不要迎、拒、取、舍、不下結論、不下判斷。也就是說,對當下身心狀態和一切的煩惱感受都不要抗拒,不要干涉,不要刻意地去改變、去糾正、去克制,讓它自然流露,只要當下覺知,只要“看”著它就好。
 
  “如實觀”不同“假想觀”。假想觀或勝解觀是有所緣的,是用我們的心意識集中觀照某一境界。如觀地、水、火、風,觀虛空,觀佛像等等。由於心意識集中一點,制心一處而入定,在定境中會產生種種境界。“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”,所謂的境界不過是心意識在定境中的幻現而已。如實觀不是制心一處,集中心力觀察某一境界,而是全體性、整體性的向內觀察身心狀態。當下身心在根、塵、觸中產生的任何感受,感覺都是觀察物件。換句話說,我們身心當下展現什麼就觀察什麼,是無所依的。有所緣就有所著,無所依就無所取著,“如實”兩字的殊勝就在於不希求任何神奇境界,也沒有任何神秘的感應,而是當下發現煩惱諸法“滅”的真相。一切法如幻,不可得,法性本寂滅,只是還它本來而已。
 
  觀照、觀察或照見,用現在的語言即一個“看”字。下面重點分析“看”的奧妙。
 
  (一)“看”,回到當下。佛法非常重視當下。什麼是當下,當下沒有時間相;生命在呼吸間,一息不來就是陰陽二隔。生命就在當下,過去的已經永遠過去了,未來還沒有到,活著的當下就是生命。而我們很少有人活在當下,我們的“想”蘊特別強,大部分時間落在“想”裡,想過去想未來,尤其老人回顧當年輝煌業績和不順心的事,欣求將來更好,不是想過去就是想未來,不是想東就是想西,落入了時間相。“看”跟“想”的作用完全相反,看,只有當下,在看的時候就不想,說一心不可二用也是這個道理。所以在看的時候不得不回到當下。“看”有截斷想過去想未來的功能,一個“看”能破時間相。
 
  無論是講悟道還是講解脫生死都在當下解決。佛法講生滅,有三種生滅。一是大期生滅,就是無始以來生死死生輪回不斷;二是一期生滅: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活了幾十年或上百歲;三是刹那生滅。刹那,指時間極短;這裡的生滅指的是心意識念頭的生滅,也即指當下。大期生滅,一期生滅和當下是相依相緣、一致的,解決大期問題需在一期活著解決,一期的問題在當下解決。自己當下每一念的生滅,無法做到如如不動,這一生是相續的,未來必然是相續的。在這一念的生滅中,當下就能見法解脫,那麼下一秒鐘就沒有問題,未來際也沒有問題,活著沒有問題,死後就肯定沒有問題了。
 
  從這裡,我們也體會到,修行在哪裡修,就是此人、此地、此時。此時就是指的當下。修行,雖說一天24小時,實際上只有當下,禪定要定多久?過去不用定,未來不用定,只要當下定就好。當下看,就是當下覺知。知道自己在做什麼,想什麼,客觀地,如實地看著它,時時記得向自己內心觀察,好像打開探照燈一樣,照著自己。當然由於習慣性的強大,經常看不住,看一下就很快落入想了,想、看,看、想,來回跑。落入想時,把它拉回來就是了。其實,只要“看”著它,“想”、“念”自然止息。
 
  在練習看時,開始有些不適應也是自然的,就好像學開車,開始總是大腦、手、腳不協調,顧此失彼,遇到情況手忙腳亂。但假以時日,慢慢地熟練了。“看”也是如此,隨著精進力、觀照力逐漸增強,“想”逐步退卻。只有堅持,習慣成自然。“看”就成為強有力的習慣性,到那時,恐怕不看也不行了。遇到任何境界,自然正念現前。原由人工控制的燈開關也成了自動開關,隨時自動打開。燈開了,黑暗就不存在了。當然理可頓悟,事需漸修,即使掌握了觀照的方法,但對無始以來形成的習氣的解決需要過程,也不可操之過急。“看”的功夫,即觀照力或覺照力是需要培養和訓練的。
 
  (二)“看”的當下,離熾燃。
 
  《雜阿含》中所說“現法見、離熾然、不待時節、緣自覺知”。現法見,就是當下如實知;熾然,就是煩惱痛苦如火燃燒;不待時節,就是不需等待什麼特殊時節;覺知就是“看”。這首謁子的意思,簡單理解,就是“看”的當下,是清淨的。為什麼呢?
 
  從緣起的流轉和還滅的二大理則知道,我們每個人生命體都有二種功能或二種機制,一是與無明相應,肯定是造業產生的貪瞋癡煩惱痛苦,生死有份,輪回不斷。一是與明相應,無明滅則行滅…..純大苦聚滅,一定是清淨的通向涅槃解脫。我們學習佛法,建立了正見,從理上知道了真理法則,在看的當下,就是〈阿含經〉中所說的:止、息、清涼、沒。所以,一個已經建立緣起正見的人,在“看”的當下,本然地會起相應的作用:有了煩惱,看著它,煩惱當下止息。堅持在“看”,眼見色,耳聞聲的當下,煩惱不起。法就有這個功能,所謂法爾如是。也可以作為佛來佛斬,魔來魔斬的尚方寶劍,一試便知。這雖然也是有為的對治,但對我們初學者來說,已經是受用無盡了。
 
  我們明白了看的奧妙,比喻就象在火房做飯,知道這是鹽,這是白糖,要甜要鹹。還不是在自己的掌握中,喜歡清淨歡樂,還是痛苦煩惱,自己在當下是可以選擇的,是可操控的。
 
  有人問,修行是這麼簡單嗎,效果這麼神奇嗎?不信,每個人是可以試驗的。師父多次提示我們,在聽法的當下,反觀自己內心,看著,不要用想,一定用看,有沒有煩惱,有沒有痛苦。現在我們在探討法義,馬上可以試驗。讓我們回憶過去美好的事情或再瞋恨的人和事,然後停止想,向內看,在“看”之下,種種的怨、恨、惱、煩、喜、怒、哀、樂的情緒和一切內心的造作,當下自然止息。法的功能必然如此。例如禪宗公案:二祖神光向達磨祖師求法時,表達了我心不安。祖師說:將心拿來,給你安。二祖即反觀覓心,怎麼找都找不到那個不安的心,覓心了不可得。祖師說你心已安。當下二祖徹悟。不可得,如前面講的如幻的“不安”心本來就沒有,如何能得?一切法的自性不可得,悟道,是讓我們體悟諸法真相——法性空寂。“覓心了不可得”,就是在觀照即看中發現了所謂心的空相。諸法本不生,一法悟,法法悟,因為法法空寂,所以二祖徹悟。
 
  (三)“看”的當下,具足戒、定、慧
 
  如實觀照的實踐過程,雖然不是刻意的修定,而定心自在其中,雖然不是刻意斷除煩惱,而煩惱淡而不起。在“看”之下,“戒、定、慧”三學攝其中。是不戒自戒,不定自定。一個“看”字,可以成就“戒、定、慧”。“戒”,對我們在家的居士講,主要是五戒十善,就是八正道的正語、正業、正命三聖支。人的行為和言語是由心念控制和指揮的,當我們在觀照時、在“看”著時、也即是覺知時,與法相應,不起煩惱、不起雜念,心戒清淨,當下還會犯身戒和口戒嗎?不會的,這即是不戒自戒。“定”,在看的當下心是無法攀緣的,從這裡可以體會到“看”的奧妙。只有落入想時,想東想西,想過去,想未來,胡思亂想,妄想,都來了。凡夫不知佛法,不明真相,有的越想越氣,越想越瞋,為了一句話,一件事情,一點利益,幾年甚至一輩子難消心頭之恨。由“想”而起的“愛”和“恨”會令人發顛發狂。所以說煩惱痛苦是“想”出來的。只要用“看”,看的當下,與定心自然相應。這就是不定自定。“慧”,就是八正道中正見、正思維、正念等聖支。在“看”的當下,與法相應,與正見相應,正念現前,即是般若智慧。
 
  對於“戒、定、慧”三學,每位佛弟子都是不會輕忽的,三者的關係是相依相緣的整體,缺一不可。對於定與慧的關係,在傳統觀念裡,依戒而定,從定發慧,容易片面理解,以為有定就好。不能否認定力對深觀的作用,但定有邪定、正定、淨定、味定,不可一概而論。如社會上的氣功師,不知佛法也有定力很深的,得定是不一定發慧的。我們在觀照時,即“看”的當下,心不攀緣,不外放,心意識逐漸凝聚,漸漸定下來。比如一小猴,原來到處跳來跳去,現在把它栓在木樁上,只能圍繞木樁轉,經過一階段後,猴子會慢慢地靜下來,轉得少了,不轉了。我們的心也是一樣,開始圍繞法義如理思維,建立了正見,掌握了觀照法門後:一方面,心意識從狂執攀緣逐漸到靜下來,促發智慧的增長;另一方面,正念現前,心意識的凝聚又促進定力的加深。就這樣,定與慧相互促進,互為增上,定慧是等持的。在定慧的相互增上中,由於不顛倒,不攀緣,貪欲,執取心淡了,內心煩惱的擾動分子也慢慢清除了。八正道前七支的完成才是正定,才是我們需要的定,回到本定,當下本定。一切法無生,正定的定不是修來的,只是還它本來而已。只要我們能夠做到獨一靜處,專精思維,不松不懈,精進再精進,待到因緣條件具足,某一因緣的促發,水到渠成,就有見法的可能。
 
  講到這裡,還需強調緣起正見,“如實觀照”是以緣起正見為前題的。俗話說,磨刀不誤砍柴功。緣起正見建立得越扎實、越明白,觀照就越相應。先把功夫下在正見緣起上,自然會在觀照中體現出來。如果輕視對正見的聞、思功夫,急求觀照受用,往往事與願違、事倍功半。緣起正見是何等重要啊!
 
  “諸佛說空法,為離諸見故。”佛說空教的本義,是使眾生於世俗而離一切妄執,因離執而悟得畢竟空寂。一切不可得,即是佛法的究竟了義空。我們修學“如實觀照”就是在正見的指導下,行之於實踐,以知導行,以行證知的實踐過程。實踐“戒、定、慧”三學就在當下,就在一切時一切處,無論是工作中,待人接物處事中,行住坐臥的每個因緣中,無時不刻把燈打開,看著自己,注意自己情緒的起落變化、心態狀況如何,外不著相,內不動心,如如不顛倒,不貪染,不著不取,離妄執戲論而邁向解脫之道。
 
  其實修行並不難,只要在一次煩惱起來時,專心地看著煩惱,尋找煩惱,煩惱當下止息。就這一次,就體會到了。一次如此,百次、千次都是如此。這一次的體會,就是無始以來都在無明的黑暗中第一次開燈,一明能除千年暗。所以我們一定要大膽地試驗、實驗,下決心要得到一次體會,只要得到一次的體會,才能明白“看”的功能和奧妙,信心也隨之而生,決心也隨之而堅定。
 
  以上發言,所講內容若能與法相應,符合解脫道義理的,都是從師父那裡聽來的,學習來的。如有偏離法義,有違師父本意的內容,僅是個人錯會了。還望參閱本稿的同修批評指正。更重要的是:如何全面、系統、完整、準確地理解和把握師父所開示的法要,為我所悟。
 
  悟了煩惱,煩惱即菩提;看著煩惱,煩惱即真如。大家回去別忘把“燈”打開。謝謝!
 
  發表者:宗明 2011年10月15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