師父,我們一直不太瞭解什麼叫做“融入這一生命之中”,……這種狀態是不

問:師父,我們一直不太瞭解什麼叫做"融入這一生命之中",其實,我們平時做觀照時,也是要想到的時候才做,平常好像沒有想到,這種狀態是不是不在如實觀照?
 

答:對。所以師父就講過:這個如實觀照,你們不要把它用在對治上,如果說我今天煩惱起來了,有問題了,有困惱了,才要觀照,這就變成在對治。你必須在行、住、坐、臥,生命的每一個當下都在如實觀照,這樣的話,你才會徹底地解決問題,並達到我們根本的目標。不要把它用來對治你某一部分的煩惱,或當下身心的某一個問題而已,而是要達到我們生死的根本解脫——簡單講,最重要的"實相"的問題。一定要達到的話,非要用心不可!所以我一直強調,你們現在來學的,凡是要真正學解脫法門的,師父才講如實觀照;如果只是世俗的對治,師父不需要那麼辛苦來講這個如實觀照。所以如實觀照應該象參禪一樣的綿綿密密、毫不間斷。

我們今天為什麼要學佛?因為我們苦惱無邊、生死輪回無邊。我們要剷除這個根本的大患,徹底的解除它,也就是要達到佛法所講的最後的功效――斷除煩惱,解脫生死,親證涅槃。那如果你沒有一番徹底的認知的話,你達不到這個功能。你如果真的是為這個生死大事的話,怎麼能只有在你生命中的某一點去用它而已?你應該用你整個的生命來實驗它才對啊!如果你沒有發那個願,也沒有那種強烈的需求說:"對,生死大事真的是太苦了,我要徹底地去解除輪回這個最重大的問題"!如果是真的發心為了這個目標在奮鬥的人,我相信他不會只有煩惱時才觀照。他沒有真正要解脫的心態,既然是沒有那個需求,他當然就沒有那個動力。所以"我為什麼會常常斷掉?為什麼常常忘記了?我想到了才會觀照"。因為你沒有強烈的需求麼!很簡單,生死心不切麼!你認為你現在還年輕,時間還沒到,可以慢慢來。

如果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瞭解:生命是在呼吸間,生命確實是無常的。我們今天講到緣起法,講到無常法則,你如果真正能夠有一點小小的體會,都不敢耽誤你一秒鐘,不要講慢慢來了。那天有一位居士來,我跟他談到一個問題。因為他的環境非常好,家財萬貫,所以在種種的物質、種種的人情中在搞。我問他:"如果醫生說你只剩下三個月,你會怎麼辦?"昨天他打電話來跟師父說:"喔!這個問題讓我想了幾天。"對呀,如果我現在只有三個月,或者只有三天時,我還能夠不要、不急、不痛、不癢的嗎?不會!結果就這麼一句話,他發心了。他說他現在非常用功,在探討師父的如實觀照,他不是想到才用,而真的用心在體會。這是認知的問題,輕重緩急要懂。

一般把學佛當作閑來無事搪搪塞塞的,作為心情的安慰劑,用生活中剩下的一點閒置時間拿來搪塞搪塞。如果你也這樣的話,不要說三大阿僧祗劫,我保證你無數劫都沒有辦法啦!所以師父常常講,輕重緩急要分清楚。如果你修行只是為了這一生的某一個問題,解除這個煩惱而已,那你眼光太淺了,輕重不分呀!不知道盡未來際的生命——長遠的這種生死之流轉,真的是很可憐哪!到底是為我們這一生的某一個目的重要,還是為生生世世的慧命重要?連這個都分不清的人,哪裡能夠發心?發不了心,當然就沒有辦法勇猛精進。這個精進心很重要,為什麼我們要開示那麼多佛法?就是要讓眾生明理呀!瞭解這個太重要了,輕重分清楚了,目標才會找出來,才會有動力。不然我們講經說法幹什麼?先厘清眾生顛倒的觀念,給他一個正知見,他才知道:這個問題太重要了!他就會發心。